《全文阅读回家十年》小说简介
很多朋友很喜欢《回家十年》这部都市小说风格作品,它其实是“粤风”所创作的,内容真实不注水,情感真挚不虚伪,增加了很多精彩的成分,《回家十年》内容概括: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全文阅读回家十年回家十年第2章 志国置办老二满月酒,季兰论战搅局计生委在线免费阅读免费试读
次日,大年初一。
天一亮,村里便噼里啪啦的热闹起来。走街串巷拜年的,小孩穿着新鞋新衣服聚在一起互相炫耀的,好不热闹。拜年的人在主人门前点上一挂五角钱的十寸长的小鞭炮,称作“拜年鞭”;主人闻声,赶快开门迎客,互道新年好,随之撑开一挂与之差不多大小的鞭炮,在门口点燃鸣放,俗称“还礼鞭”。客人在大门前恭敬的或双手合拳或作揖,同时念叨着对主人的称呼,高叫拜年,主人则盛情款款的回礼并拉着客人的手,从正屋绕到火笼屋里烤火吃瓜子或糖果。
虽说下了一整夜的雪,但严永明严志国父子俩天还未亮就已经起床把门前场子里的雪铲得干干净净。山里的人勤劳朴实,只要下雪便会将屋前左右清扫干净,以便过路人行走。更别提是新年,一大早串门拜年的,大人小孩一串一串儿的,总不能让拜年的客人一脚埋在雪窖里。
这时,邻居张叔跑过来,刚要点燃鞭炮,严志国抢先说道:“叔,季兰昨天刚生产,孩子才出生,不要放鞭炮了,怕受着惊吓。”张叔惊喜的合着手道:“恭喜严老哥!恭喜志国啊!好!好!真是过年添福气!志国,是儿子还是闺女?”
“是个小子!”严志国一脸欢悦的答道。
“儿子好!儿子好!过年不能不放鞭炮,但为了这小子,不放了。你这儿子比年重要。不放是不放,但得收着!”说着硬是把鞭炮塞在严志国手上,严志国推辞不掉,收起鞭炮,放在桌上。父子俩拉着张叔笑脸盈盈的进屋。
一转眼,到了正月十五。农村的年,过得长,再加上老一辈有着“正月十五大过年”的说法,十五这天晚上也是长明灯。屋外清冷的夜空中,时不时响着鞭炮声。大儿子在床头摇篮里睡着,李季兰依偎在床上,轻轻的抚摸着小儿子。严志国在衣柜格顶整理堆码着大大小的一堆鞭炮,得意的对着妻子说:
“哎呀,这鞭炮都堆成山了,过年一挂鞭炮都没放过,听着别人家鞭炮轰隆轰隆的响,咱家一点动静都没有,真有点心里痒痒。”
李季兰没好气的瞥着丈夫,轻声说道:“你还嫌一点儿动静也没有?看看你这两个宝贝儿子,这几天动静大着哩,大的不哭小的哭,我头都要被炸晕了。还好,这年终于是要过完了。”然后转眼充满慈爱的看着襁褓中的小儿子,接着说:“鞭炮有啥好放的,又吵又呛又花钱的,看你这宝贝儿子,替你省了不少钱,明年都不用买鞭炮了。”
看着妻子心情不错,严志国赶快凑过来轻声的对妻子说:“季兰,老话说“过年过到十七八,没有菜了上豆芽”,今天就十五了,这年也过得差不多了。妈呢,今早跟我说,你刚生完孩子,得好好补补,养好月子。我想呢,这个中间隔门,就暂时不封上了。你刚才也说这老大老二哭起来,真是没法同时应付,老二现在是离不开你,老大暂时可以让妈帮忙照应,隔门通着比较方便。再说,再过半个月,孩子满月,总会有亲戚乡亲过来,咱不也得置办置办满月酒,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在一起?”
李季兰看着摇篮里的大儿子,想想也是,嗯了一声,轻轻地点了点头。
到了小儿子满月这天,严家一家人天未亮就早早地起了床。赵文芝还是在厨房里忙碌着,严志国父子俩围在堂屋的八方桌两边,恭恭敬敬的笔墨伺候着。八方桌正上方俨然的坐着一位六十多岁的带着老式棉军帽,大黑眼镜的老先生。这位老先生姓王,既是村里原先旧私塾时的先生,也是后来改制后学堂里的老师。老一辈的人都尊称其为先生,年轻一辈的便称呼老师。
王老先生铺开素红的宣纸,接过严永明手中研好的笔墨,笔力虬劲,一笔呵成的写下了双“囍”字。然后交代到:“志国,这也刚刚过完年,年前两边门扇贴的“福”字也完好,现在只需将右门扇的“福”字轻轻取下收好,将这“囍”字贴上,这叫“接囍纳福,福喜临门”!严志国高兴的应到:“哎,知道了,王老师!”严永明忙双手合拳拱手,一脸高兴道:“多谢王老先生。”王老先生忙拱手回礼:“客气客气。”
临近中午时分,严家院子里已经摆满了七八张八方桌,桌上已经坐了不少人,门口还络绎不绝的涌进街坊邻居。严永明和严志国站在院子门口,来人不停的声称道喜贺喜,老严父子俩不停的拱手回礼表示感谢。来的客人手里或提着包裹,或拎着瓶装酒、散酒,或夹着纸烟。
远远地,严志国看见严永良领着村支书刘大元跟着人群中走过来。严永良的父亲与严永明父亲是叔伯兄弟,严永良是村里的主任。虽说是本家,但严永明与严永良来往却很少,更因为去年李季兰怀上老二时,严永良与刘大元以及计生委员三番五次上门劝说打掉,严永明也算与这个叔伯弟弟有了小结。看见二人前来,严永明虽然有些不欢喜,但也没有摆太大的脸色。严志国客气的叫了声刘支书和六叔,严永良点了点头道:
“志国,我和刘支书过来道喜啊。”转身又向着严永明说道:“大哥,恭喜又添福孙啊。”严永明不客气的回到:“这娃娃难得的福气,让你这六爷爷登门好几次啊。”严永良一时语塞。严志国赶快招呼刘支书和严永良上前就坐。
进院的客人纷纷排队来到堂门前边上的桌子边随礼登册。礼单登册的仍是王老先生。王老先生一边登记着,一边念着:“陈建国,红双喜香烟一条;孙尚梅,白糖两斤;古强兵,散酒两斤……”
时至中午吉时,大的八方桌已经放在院落正中间,桌上铺着一层红色布巾。严永明严肃的将严志国拉到一边嘱咐道:“志国,时间差不多了,你该上前招呼一下,记得跟你交代的!”严志国略显为难的讲到:“爸,要不还是你上前招呼下大家,毕竟您是长辈。”严永明绷着脸:“你这都已经成家,是两个娃的父亲了,你就得撑住老婆孩子的场面,不要怯怯弱弱的!”严志国哎了一声应到,走上前去,站在八方桌前面。
众人看主人来到桌前,吉时已到,便慢慢安静下来。严志国看了严永明一眼,严永明松开含着的烟袋,努着嘴,示意了一下。严永明看着大家,有点紧张的说道:
“各位亲朋父老乡亲和街坊邻居们,小儿今天满月,有劳大家破费,薄酒薄菜,照顾不周,大家包涵包涵。!”
众人纷纷再次道喜,一家人拱手道谢。严志国又看了父亲一眼,严永明也再次使了下眼色示意儿子继续说话。严志国转身向着王老先生讲到:“王老师,您是一方长辈,又是授业恩师,还请您给小儿赐一学名。”说罢,对着王老先生深深鞠了一躬。老先生忙扶起严志国,对着严永明说道:“这起名之事,还是由你爸爸出出主意才好。爷爷给孙儿取名,也是一大好事啊。”严永明微笑而又恭敬的回道:“老先生就不要推辞了,我没什么文化水平,还是得费心您老给取个名儿。再说,要按辈分,志国都得叫您一声爷爷,您这太爷爷给重孙取名也是应该的。”山里较为封闭,村子里的人往远了讲,很多也都是远亲或旁亲关系。众人也都纷纷响应,王老先生推辞不过,回应大家:“那我就想想?”众人纷纷称好。
王老先生略作思忖,片刻望向严志国道:“志国,你这老二生逢除夕佳节,团圆欢聚之时,且生得水灵福态,可去繁就简,单取一“佳”字,意为万事俱佳,日后以其之福荫及家门,庇佑兄弟,如何?”
严志国嘴里不停的念叨着:“严佳,严佳!”随后情不自禁的喊到:“好啊!”然后迅速回过神来,再次给王老先生深鞠一躬:
“多谢王老师给小儿赐名!”
王老先生再次扶起严志国。严永明也高兴的拱手道谢,众人再次跟着纷纷叫好。
正在大伙儿热热闹闹的时候,坐在屋前右侧第一桌的刘大元站起来,院子里一下子安静下来。
刘大元清了清嗓子,对着严志国到:“志国啊,你这老二呢也生了,满月酒也办了,名字也起了。计划生育的政策,我们的同志也上门宣讲了好几次了。可是后来你媳妇就躲到娘家了。这国家有政策,不允许超生,超生就得罚!”顿时,院子里的人嗡嗡的议论起来。谁都没想到村支书在今天竟然会再次紧逼。
赵文芝本在屋里洗着尿片,李季兰照看着儿子,听见刘大元在讲话,婆媳俩都贴着耳朵在屋内听起来。严永明绷着脸瞪着刘大元,严志国也面露难色。
刘大元转身对着身旁坐着的严永良说道:“严主任,志国是你本家侄子,你得多劝劝,上面的政策是一定要执行落实的!”严永良站起来,连声附和应诺着。
屋内的李季兰再也忍不住了,端起木盆一把推开婆婆夺门而出,就着尿片对着刘大元坐的桌边一顿猛泼,然后扔下木盆,对着刘大元怒吼道:“劝什么劝,罚什么罚!我大儿子的田地都还没分给我们,你凭什么还要罚?”木盆被扔的直接掉了底子滚落到刘大元跟前。
众人被李季兰的一声怒吼惊呆了,院子一阵肃静。刘大元和严永良更是被怼的瞪大了眼珠子。刘大元气的吹胡子瞪眼,不知道要说什么,过了一会儿才指着严志国和李季兰恶狠狠的说:“你们等着!”说完拂袖而去。
严永良忙对着李季兰道:“季兰,不要生气。刘支书也是好意,我们也没办法,过两个月,上面要来检查。”李季兰理都没理,转身砰的一声关上房门。
严永良走到严志国身边,拍拍严志国:“志国,劝着点,我先走了。”说罢便追着刘大元跑出去了。大伙儿也都开始气愤的议论起来。严志国向大家赔礼道歉后,连忙转向屋内。
三月的某天一大早,刘大元、严永良和计生委员兼妇女主任三人在村委会门口轻声的议论着什么。计生委员先开口道:“书记、主任,市里的计生委员杨科长来检查确认超生户情况,其他的我都不担心,该交罚款的都交了,交不起的,要么卖了粮食,要么卖了牲口。就是怕严志国家的可能会出问题,到现在一点结果也没有。”
刘大元理直气壮的说道:“有什么问题?事实摆在那里,他是生了两个。再说,他家老大的情况,他们也没去卫生院鉴定,生老二也没去做申请。该罚就得罚!”
这时,严永良开口了:“书记,要不这样,反正杨委员我们也都打过交道,我们就直接把情况告诉他,志国那里,待会我再先跑一趟说说看,行不通的话,到时候再让杨委员定夺?”
“那是你家侄子,你都这样说了,也只能这样了。”刘大元叹了口气道。
严志国正在院子里忙着晒红薯。突然听见急促的敲门声,开门一看,来人正是严永良。
严志国看着慌里慌张的严永良怔怔的叫了声六叔。严永良气喘吁吁的应了声,还来不及喘气就接着说:“你媳妇儿呢?快让她躲躲,市里来人了,专门走访超生的居民户。你赶快让你媳妇躲躲,不然她不太会讲话,没准儿一闹,到时候麻烦着哩!”
屋里的李季兰听见外面有人说话,抱着孩子走出来,看见是严永良,脸一下拉下来,也没说话。严永良拉着嗓子说道:“季兰,待会市里来人检查确认超生情况,你就待在屋里躲一躲,我应付一下,其他的等上面的人走了,我们再慢慢处理。”
李季兰听了,扭头就进了屋。严永良放心的看了严志国一眼,就急匆匆的走了。不一会儿,严永明、刘大元等一行人就到了。
杨委员大着嗓门叫到:“老乡,在晒红薯呢?”
严永良赶快对着严志国介绍起杨委员来。杨委员不等严永良说完便笑着说道:“严主任,这就是你本家侄子严志国吧?难怪你刚刚先跑过来一趟,该不会是通风报信吧?”说完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杨委员真会开玩笑。村西头超生的就我这侄子一家,我先过来看看在不在家,不在家就直奔东头那几家去了,这不,刚刚把志国从地里叫回来。”严永良稳稳地说道。
西屋里严永明和赵文芝看见计生委三人组全都出动了,还有两人看样子应该是上面的领导,赶快搬着椅子出来,顺便也想听听怎么个说法。
众人礼节性的寒暄了几句,开始坐下来。杨委员关切的问到:“志国,你媳妇儿呢?这么好的天气应该出来晒晒太阳,我们也顺便了解了解情况。”
严志国刚要开口,严永良抢先回道:“前阵子志国丈母娘来看外孙,走的时候舍不得外孙,接女儿外孙去志国丈母娘家小住去了吧。”听见严永良的回复,严永明和赵文芝一脸茫然的看着他,严永良装作没看见一样,低了低头。
“听说你的大儿子手带有先天残疾?是什么情况?”杨委员如此一问,赵文芝闻声抽搐的哭了起来“我那大孙子命苦哟,右手端饭碗的手都没长个形儿,以后可怎么办哟?”杨委员一时也有些尴尬,赶快安慰道:“大娘,不要哭了,那您大孙子有没有残疾鉴定?”赵文芝并不听劝,而是佯装抬高了哭声。
突然,屋里一阵婴儿啼哭声,众人谈话立刻戛然而止。原来李季兰在屋子里抱着老二一直贴着门听着,听到关键时刻,也就忍不住躲在屋子里,于是盯着老二的胳膊拈着手指突然又顿了顿,走到床边轻轻的捏了一下熟睡的老大的胳膊,老大立刻哇哇大哭起来。老大一哭,惊着了怀里的老二,于是两个孩子的哭声嘈杂的交织在一起。听到两个孙子的哭声,赵文芝立刻收住声音,起身就往媳妇屋里跑。
赵文芝冲进屋子往座椅上哇哇大哭的严宽跟前跑,李季兰如同命令般的轻声而有力的说道:“妈!你来抱佳佳!”
赵文芝有点发愣的说道:“宽儿我哄哄就好了,佳佳那么小,得你喂奶才能哄好呢!”李季兰不耐烦地说道:“我抱宽儿出去让他们看看手!”赵文芝恍然大悟,连连低声说道:“对对对!你抱宽儿出去。”
李季兰刚出房间,赵文芝便拉下脸对着门轻声而又气愤的说道:“就属你能耐!”
李季兰抱着老大走出来,那老大含着未成形的右手上的肉丁在嘴里吮吸着。众人忙起身,严永良眼尖嘴快的问道:“季兰,没在娘家多呆几天?这么快就回来了?”
不等李季兰回话,严志国紧跟着说道:“孩子好好的,怎么突然就都哭起来了?”李季兰狠狠地瞪了严志国一眼,转身回到:“我刚把老大哄睡,正在哄老二呢,妈突然一哭,把老二吓着了。老二一哭,正在睡觉的老大也吓哭了。妈进屋哄老二了,我出来看看。”
“你是志国媳妇季兰吧,我是市里计生委的,来了解了解情况,来,快坐。”杨委员语气随和的说道。刘大元等三人相视一看,心惊又无奈的低下了头。
李季兰一坐下,就开口道:“这位领导,你看我这大娃儿,生下来手就这样。你再看看我们家里的情况,也不想多生一个增加负担。但是这一大家子,以后总要有个孩子长大成人养活家里,这老大以后怎么样,我们都不知道。”
李季兰看了看严永良等三人,缓了缓继续说道:“村里计生委也多次来讲过政策,这我们也知道,也告诉我们要去开残疾鉴定。但是我这娃儿手生来就这样,我不想花这个钱,也不愿意开一个什么鉴定,给他打一个烙印。没有鉴定,就要罚款,我们家里也确实罚不起,计生办好几次都带人过来要去咱家猪圈里把猪赶走抵扣罚款,我硬是拦着才没被赶走。如果非要鉴定,我今天就带着娃和您一起去市里做鉴定。”
杨委员看了看村计委三人组,三人都将头埋了下去。杨委员缓声说道:“好,你的情况我了解了,你还有什么问题要反馈的吗?”
李季兰顿了顿,开口道:“领导,还有个问题,不知当不当给您讲。”杨委员微微一笑,“我是来了解情况的,没关系的,说出来听听嘛!”
李季兰高兴地点了点头,哎了一声,继续说道“我这两个娃都是要上户口的,上了户口就要分田地,我们这一大家子也就五亩地,人均不足一亩,种不出粮食也养不活这么多人。两个老人各一亩,我们四个人实际也不到三亩地,还请领导多想想办法。”
杨委员皱了皱眉头,点了点头说道:“志国、季兰,你们这二胎的问题我清楚了,这个确实有特殊情况,我会反映跟进处理。这个田地的事情,不是你们一家的问题,我也会反馈给对口领导,这一块也会有相应处理。”
时间一晃,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李季兰把家里的情况和自己足足想了几个月的问题都向这位市里的领导反馈了一遍。杨委员也都仔细的听着并认真的回复着。最后,杨委员看看时间,差不多要走访下一家,起身与这一家子握手致别。
走出门外,杨委员顿了一下脚步,对着跟上来的三人讲:“你们提前和他们讲过,我们要过来调研?”刘大元三人连连摇头,不停地说着:“没有没有。”
杨委员点了点头说道:“这个女人真不简单!说了一箩筐又一箩筐的。”
刘大元和另外两人对视了一眼,然后诺诺的说道:“是,这女人太强势,一个小媳妇,为了分田地逼着丈夫和公公婆婆分家。对了,杨科长,您这回去,还望……”
杨委员打断刘大元道:“刘支书,您放心,我不会说你们的不是,毕竟工作难做嘛!至于她这二胎罚款的事,有政策在,他们不愿意开鉴定你们就帮忙走走政策,毕竟也是为群众解决问题。”刘大元等人连忙唯唯诺诺的附和着。
院子里,大家也对这次向市里委员反馈的问题表示很满意。严志国笑嘻嘻地对李季兰说道:“媳妇,你真厉害,想不到你也很会讲道理嘛。看市里的领导虽然没表态,但刘支书和六叔他们几个惊恐的样子,这事应该会给我们处理好。”
这时,赵文芝正从房里走出来,纳着闷的说道:“我没哭多大声儿,怎么就吓着孩子呢?才几个月的孩子真难哄,哄了半天才哄好!”。
李季兰淡淡的说道:“我掐的!”
赵文芝紧张又生气的带着埋怨说道:“老二就那么一丁点儿,哪里经得住你掐啊?”
“我没碰老二,就捏了一下老大胳膊!我的孩子,我心里有数!”李季兰毫不在意的说道。
赵文芝虽然一脸不满,也不再说话。严志国撇了撇嘴,想要说什么还是忍住了。
李季兰走到严志国跟前没好气的说道:“平常说这说那的话挺多,这么重要的事情,上面领导来了解情况,该你这爷们当家说话的时候一句话也不说!要不是我一直拦着,不是家里的猪被赶走了,就是家里的粮食早就被扒走了!”说完径直走进屋里去。
严永明的脸一下子变得铁青,赵文芝也立刻耷拉下脸来,轻声的对着严志国讲到:“看看你媳妇多逞强,自己的娃也下得了手!还当着我们的面训你!”
严志国眉皱一把的劝着母亲不要说这些闲言碎语,然后一脸无奈的自言自语道:“我啥时候话多了?啥时候是我当家了,家里面不都是你说了算!”
小说《回家十年》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